西岳史著|| 苏小华《续高僧传校注》出版
相關信息
書名:續高僧傳校注 The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Xu Gaoseng Zhuan
裝幀:横排繁体,西式翻身,平装
開本:16开
分册、面數:2册,上册494面,下册523面。
作者:【唐】道宣 撰
蘇小華 校注
定價:260元
上架建議:佛教/傳記
項目支持: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15FZS027)
壹
· 内容介紹 ·
《續高僧傳》,或稱《唐高僧傳》,三十卷,唐釋道宣撰。收録從南北朝至唐麟德年間僧人共七百餘人。按傳主修持法門或所作貢獻類别,全書分爲譯經、義解、習禪、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聲德共十篇。此次整理,以再雕高麗藏本爲底本,以磧砂藏本、日本藏天平年間寫本殘卷、日本藏興聖寺寫本、初雕高麗藏本殘卷、金趙城藏本殘卷爲對校本,以日本宫内省圖書寮藏宋崇寧藏本、毗盧藏本、南宋資福藏本、洪武南藏本、永樂北藏本、乾隆大藏經爲參校本,並參考與《續高僧傳》有關的其他材料。在此基礎上,對重要史實、關鍵名相、名物制度等均予以必要的考索與説明。
贰
· 作者簡介 ·
道宣(596—667),俗姓錢,字法遍,原籍吴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一作丹徒人,生於京兆長安。唐代高僧,南山律宗開山之祖,著名佛教史傳學家,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所著律學著作有《四分律删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四分律删補隨機羯磨疏》《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比丘尼義鈔》,後世稱爲“律學五大部”。此外還著有《廣弘明集》《續高僧傳》《集古今佛道論衡》《大唐内典録》《集神州三寶感通録》《道宣律師感通録》《釋迦方志》等。
蘇小華,陝西岐山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爲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從事魏晋南北朝史和文獻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著作有《北鎮勢力與北朝政治文化》《南北朝佞佛與廢教事初探》,主編《中國中古史集刊》第三輯,發表論文多篇。
叁
· 目錄 ·
上下滑動查看所有内容
整理説明1
凡例1
續高僧傳序1
續高僧傳卷第一5
譯經篇初本傳六人附見二十七人5
梁揚都正觀寺扶南沙門僧伽婆羅傳一曼陀羅木道賢僧法道命5
梁揚都莊嚴寺金陵沙門釋寶唱傳二梁武帝梁簡文僧朗僧紹8
魏北臺石窟寺恒安沙門釋曇曜傳三曇靖12
魏南臺永寧寺北天竺沙門菩提流支傳四常景李廓寶意覺定法場
智希揚衒之曇顯智賢法希藏稱14
陳南海郡西天竺沙門拘那羅陀傳五高空德賢善吉22
陳揚都金陵沙門釋法泰傳六智愷曹毗智敫道尼28
續高僧傳卷第二33
譯經篇二本傳四人附見八人33
隋西京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那連耶舍傳一万天懿33
隋西京大興善寺北賢豆沙門闍那崛多傳二僧就法智37
隋東都雒濱上林園翻經館南賢豆沙門達摩笈多傳三侯君素徐同卿
劉憑費長房42
隋東都上林園翻經館沙門釋彦琮傳四行矩50
續高僧傳卷第三61
譯經篇三本傳三人61
唐京師勝光寺中天竺沙門波頗傳一61
唐京師清禪寺沙門釋慧賾傳二64
唐京師紀國寺沙門釋慧净傳三68
續高僧傳卷第四83
譯經篇四本傳二人83
京大慈恩寺釋玄奘傳一83
京大慈恩寺梵僧那提傳二121
續高僧傳卷第五125
義解篇初本傳十二人附見一十九人125
梁楊都安樂寺沙門釋法申傳一道達慧命125
梁楊都建元寺沙門釋僧韶傳二法朗法亮126
梁楊都建元寺沙門釋法護傳三智遠僧達127
梁鍾山宋熙寺沙門釋智欣傳四128
梁吴郡虎丘山沙門釋僧若傳五僧令法度慧梵慧朗129
梁楊都宣武寺沙門釋法寵傳六智果僧淑130
梁楊都靈根寺沙門釋僧遷傳七132
梁楊都莊嚴寺沙門釋僧旻傳八道超132
梁楊都光宅寺沙門釋法雲傳九138
梁南海隨喜寺沙門釋慧澄傳十慧朗慧略法生慧武142
梁鍾山上定林寺沙門釋法令傳十一慧泰慧纂144
梁鍾山開善寺沙門釋智藏傳十二144
續高僧傳卷第六151
義解篇二正傳二十一附見二十151
梁大僧正南澗寺沙門釋慧超傳一151
梁國師草堂寺智者釋慧約傳二153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釋曇巒傳三158
梁蜀郡龍淵寺釋慧韶傳四160
梁會稽嘉祥寺釋慧皎傳五162
魏洛陽釋道辯傳六曇永亡名162
魏恒州報德寺釋道登傳七163
梁楊都莊嚴寺釋僧密傳八163
梁楊都湘宫寺釋曇准傳九智深164
梁楊都靈基寺釋道超傳十慧安165
梁楊都龍光寺釋僧喬傳十一慧生僧整寶淵慧濟慧紹166
梁楊都彭城寺釋慧開傳十二曇俊167
梁楊都建初寺釋明徹傳十三168
梁餘杭西寺釋法開傳十四170
梁楊都瓦官寺釋道宗傳十五法敞171
魏洛下廣德寺釋法貞傳十六僧建慧聰道寂171
梁益州羅天宫寺釋寶淵傳十七法文法度法護道興本闕172
梁楊都冶城寺釋僧詢傳十八道遂道標本闕173
梁楊都靈根寺釋慧超傳十九本闕174
齊鄴中天平寺釋真玉傳二十175
後梁荆州大僧正釋僧遷傳二十一177
續高僧傳卷第七179
義解篇三正紀十附見四179
陳楊都宣武寺釋洪偃傳一179
陳楊都興皇寺釋法朗傳二182
陳楊都大禪衆寺釋慧勇傳三185
陳楊都大彭城寺釋寶瓊傳四明解187
陳楊都白馬寺釋警韶傳五191
陳鍾山耆闍寺釋安廪傳六192
陳攝山栖霞寺釋慧布傳七僧詮玄辯193
周渭濱沙門釋亡名傳八僧琨195
魏鄴下沙門釋道寵傳九199
齊彭城沙門釋慧嵩傳十200
續高僧傳卷第八203
義解篇四正紀十四附見二203
齊鄴東大覺寺釋僧範傳一203
齊鄴中釋曇遵傳二205
齊鄴下總持寺釋慧順傳三206
齊鄴西寶山寺釋道憑傳四207
齊并州僧統釋靈詢傳五207
齊大統合水寺釋法上傳六法存208
齊鄴下定國寺釋道慎傳七212
周蒲州仁壽寺釋僧妙傳八212
周長安崇華寺釋慧善傳九213
周潼州光興寺釋寶彖傳十214
齊洺州沙門釋曇衍傳十一216
陳楊都莊嚴寺釋慧榮傳十二217
隋京師延興寺釋曇延傳十三218
隋京師净影寺釋慧遠傳十四僧猛223
續高僧傳卷第九233
義解篇五正紀十四附見六233
周益州謝鎮寺釋寶海傳一233
隋益州龍淵寺釋智方傳二234
隋荆州龍泉寺釋羅雲傳三235
隋荆州等界寺釋法安傳四237
隋襄州龍泉寺釋慧哲傳五道瓊洪哲慧嚮慧嵩237
隋江表徐方中寺釋慧暅傳六239
隋常州安國寺釋慧弼傳七241
隋相州演空寺釋靈裕傳八243
隋西京空觀道場釋慧藏傳九255
隋東都内慧日道場釋智脱傳十256
隋東都内慧日道場釋法澄傳十一260
隋東都内慧日道場釋道莊傳十二260
隋東都内慧日道場釋法論傳十三261
隋京師大興善道場釋僧粲傳十四僧鸞僧鳳262
續高僧傳卷第十267
義解篇六正傳十七附見五267
隋彭城崇聖道場釋靖嵩傳一267
隋西京大禪定道場釋靖玄傳二明則270
隋襄陽沙門釋智閏傳三271
隋吴郡虎丘山釋智聚傳四272
隋丹陽攝山釋慧曠傳五274
隋丹陽仁孝道場釋智琳傳六275
隋西京寶刹道場釋净願傳七277
隋西京禪定道場釋智凝傳八靈覺道卓279
隋西京真寂道場釋法彦傳九280
隋西京海覺道場釋法總傳十281
隋西京大興善道場釋僧曇傳十一慧重283
隋西京大禪定道場釋靈璨傳十二284
隋西京勝光道場釋法瓚傳十三285
隋西京净影道場釋寶儒傳十四286
隋西京光明道場釋慧最傳十五287
隋西京禪定道場釋僧朗傳十六288
隋西京净影道場釋慧暢傳十七僧温289
續高僧傳卷第十一291
義解篇七正紀十二附見五291
隋渤海沙門釋志念傳一291
隋西京日嚴道場釋智矩傳二慧感慧賾294
隋西京静法道場釋慧海傳三295
隋西京日嚴道場釋辯義傳四297
隋西京日嚴道場釋明舜傳五慧相298
隋西京禪定道場釋智梵傳六299
隋終南山至相道場釋渊傳七300
唐京師勝光寺釋道宗傳八301
唐京師慈門寺釋普曠傳九302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保恭傳十304
唐京師大興善寺釋法侃傳十一道撫305
唐京師延興寺釋吉藏傳十二慧遠307
續高僧傳卷第十二315
義解篇八本傳十五附見七315
隋丹陽彭城寺釋慧隆傳一315
隋江都安樂寺釋慧海傳二316
隋江都慧日道場釋慧覺傳三317
隋終南山龍池道場釋道判傳四319
隋終南山悟真寺釋净業傳五321
隋西京大禪定道場釋童真傳六322
隋西京大禪定道場釋靈幹傳七靈辯324
隋東都内慧日道場釋敬脱傳八326
唐京師净影寺釋善胄傳九慧威327
唐京師勝光寺釋辯相傳十329
唐京師大總持寺釋寶襲傳十一曇恭明洪330
唐京師大總持寺釋慧遷傳十二331
唐并州武德寺釋慧覺傳十三智達智達明幹332
唐常州建安寺釋智琚傳十四333
唐常州弘業寺釋道慶傳十五334
續高僧傳卷第十三337
義解篇九本傳十七附見八337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慧因傳一法仁337
唐安州方等寺釋慧暠傳二339
唐同州大興國寺釋法祥傳三340
唐終南山玉泉寺釋静藏傳四道删341
唐新羅國皇隆寺釋圓光傳五圓安342
唐蒲州仁壽寺釋海順傳六行友慧本345
唐京師普光寺釋曇藏傳七349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神迥傳八玄究350
唐京師定水寺釋僧鳳傳九法位351
唐京師普光寺釋道岳傳十明曠明略354
唐汴州慧福寺釋功迥傳十一358
唐汴州安業寺釋神照傳十二359
唐蒲州栖巖寺釋道傑傳十三360
唐蒲州栖巖寺釋神素傳十四363
唐東都天宫寺釋法護傳十五364
唐蜀都寶園寺釋玄續傳十六365
唐蘇州法流水寺釋慧璧傳十七367
續高僧傳卷第十四369
義解篇十本紀十四附見五369
唐蘇州武丘山釋智琰傳一369
唐益州福成寺釋道基傳二慧景寶暹372
唐蒲州仁壽寺釋道愻傳三道謙373
唐京師崇義寺釋慧頵傳四376
唐同州大興國寺釋道宗傳五378
唐京師靈化寺釋三慧傳六379
唐蘇州通玄寺釋慧頵傳七380
唐蘇州武丘山釋法恭傳八382
唐終南山至相寺釋智正傳九智現384
唐襄州紫金寺釋慧稜傳十385
唐襄州常濟寺釋智拔傳十一法長388
唐荆州玉泉寺釋慧瑜傳十二389
唐越州弘道寺釋慧持傳十三390
唐越州嘉祥寺釋智凱傳十四390
續高僧傳卷第十五393
義解篇十一正紀十五附見四393
唐越州静林寺釋法敏傳一393
唐襄州光福寺釋慧璿傳二395
唐襄州神足寺釋慧眺傳三396
唐綿州隆寂寺釋靈睿傳四397
唐京師弘福寺釋僧辯傳五398
唐京師普光寺釋法常傳六400
唐澤州清化寺釋智徽傳七403
唐澤州清化寺釋玄鑒傳八404
唐京師弘福寺釋玄會傳九406
唐京師慈悲寺釋行等傳十407
唐蒱州仁壽寺釋志寬傳十一408
唐相州慈潤寺釋慧休傳十二曇元靈範411
唐京師弘福寺釋靈潤傳十三净元智衍416
唐京師慈恩寺釋道洪傳十四421
唐京師慈恩寺釋義褒傳十五422
續高僧傳卷第十六431
習禪初正傳二十三附見十五431
梁鍾山定林寺釋僧副傳一431
梁鍾山延賢寺釋慧勝傳二慧初433
梁江州廬山釋道珍傳三法歸慧景433
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傳四435
齊鄴下南天竺僧菩提達摩傳五道育436
齊鄴中釋僧可傳六向居士化公廖公和公法林僧那慧滿437
齊林慮山洪谷寺釋僧達傳七440
齊鄴西龍山雲門寺釋僧稠傳八442
後梁南雍州襄陽景空寺釋法聰傳九447
陳鍾山開善寺釋智遠傳十449
後梁荆州覆船山釋法常傳十一450
後梁荆州長沙寺釋法京傳十二450
後梁荆州玉泉山釋法懔傳十三451
後梁荆州支江禪慧寺釋惠成傳十四452
後梁荆州玉泉山釋法忍傳十五454
周京師大追遠寺釋僧實傳十六454
周京師天寶寺釋僧瑋傳十七456
周京師大福田寺釋曇相傳十八457
隋滄州蘭若沙門釋道正傳十九458
隋懷州柏尖山寺釋曇詢傳二十459
隋江州廬山化城寺釋法充傳二十一461
隋京師真寂寺釋信行傳二十二裴玄證461
隋襄州景空寺釋慧意傳二十三法永岑闍梨智曉463
續高僧傳卷第十七467
習禪篇之二本傳十四人附見九人467
周湎陽仙城山善光寺釋慧命傳一戴逵慧曉慧朗467
陳南岳衡山釋慧思傳二473
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三478
隋南岳衡州衡岳寺釋大善傳四491
隋京師清禪寺釋曇崇傳五491
隋慧日内道場釋慧越傳六494
隋蔣州履道寺釋慧實傳七494
隋文成郡馬頭山釋僧善傳八僧襲僧集495
隋相州鄴下釋玄景傳九玄覺496
隋趙郡障洪山釋智舜傳十智贊497
隋南岳衡州衡岳寺釋慧照傳十一500
隋九江廬山大林寺釋智鍇傳十二500
隋荆州景元山善集寺釋法詠傳十三500
隋天台山國清寺釋智越傳十四波若法彦500
續高僧傳卷第十八503
習禪三本傳十三附見四503
隋西京禪定道場釋曇遷傳一503
隋蜀郡福緣道場釋僧淵傳二511
隋河東栖巖道場釋真慧傳三512
隋西京禪定道場釋慧瓚傳四514
隋西京净住道場釋法純傳五慧昂515
隋益州響應山道場釋法進傳六517
隋西京大禪定道場釋静端傳七518
隋澤州羊頭山釋道舜傳八519
隋西京大禪定道場釋慧歡傳九520
隋河東栖巖道場釋智通傳十520
隋西京慈門道場釋本濟傳十一善智道訓道樹522
隋終南山神田道場釋僧照傳十二524
隋并州大興國道場釋洪林傳十三525
續高僧傳卷第十九527
習禪四本傳十四附見二527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僧定傳一527
唐同州大興國寺釋道林傳二528
唐京師清禪寺釋法應傳三530
唐南武州沙門釋智周傳四530
唐終南山紫蓋沙門釋法藏傳五534
唐并州大興國寺釋慧超傳六538
唐台州國清寺釋智晞傳七539
唐并州義興寺釋智滿傳八541
唐京師化度寺釋僧邕傳九545
唐天台山國清寺釋灌頂傳十智晞光英546
唐天台山國清寺釋智璪傳十一551
唐天台山國清寺釋普明傳十二553
唐終南山豐德寺釋智藏傳十三555
唐雍州津梁寺釋法喜傳十四557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561
習禪五本傳十四附見五561
唐相州寒陵山寺釋道昂傳一靈智561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道哲傳二道成静安563
唐潞州法住寺釋曇榮傳三564
唐京師弘法寺釋静琳傳四567
唐京師弘福寺釋慧斌傳五572
唐汾州光嚴寺釋志超傳六574
唐蔚州五臺寺釋曇韻傳七577
唐箕州箕山沙門釋慧思傳八580
唐并州玄中寺釋道綽傳九道撫581
唐密州茂勝寺釋明净傳十慧融583
唐益州空慧寺釋慧熙傳十一584
唐綿州大施寺釋世瑜傳十二585
唐潤州攝山栖霞寺釋智聰傳十三586
唐蒲州孤介山陷泉寺釋僧徹傳十四587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一595
習禪六本傳二十人附見三人595
唐鄧州寧國寺釋惠祥傳一595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曇倫傳二596
唐蒲州仁壽寺釋普明傳三597
唐蒲州柏梯寺釋曇獻傳四597
唐泰州永寧寺釋無礙傳五598
唐江州東林寺釋道暀傳六599
唐荆州四層寺釋法顯傳七599
唐荆州神山寺釋玄爽傳八惠普600
唐蒲州救苦寺釋惠仙傳九600
唐益州净惠寺釋惠寬傳十601
唐衛州霖落泉釋僧倫傳十一603
唐京師西明寺釋静之傳十二604
唐丹楊沙門釋智巖傳十三604
唐衡岳沙門釋善伏傳十四605
唐代州照果寺釋解脱傳十五普明僧奣607
唐潤州牛頭沙門釋法融傳十六607
唐衛州霖落泉釋惠方傳十七612
唐楊州海陵正見寺釋法嚮傳十八612
唐蘄州雙峰山釋道信傳十九613
唐江漢沙門釋惠明傳二十】614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一615
明律上正傳十五附見十二615
梁楊都天竺寺釋法超傳一615
梁鍾山雲居寺釋道禪傳二616
齊鄴下大覺寺釋慧光傳三道雲道暉馮居士617
齊鄴東大衍寺釋曇隱傳四洪理道樂622
陳楊都光宅寺釋曇瑗傳五622
陳楊都奉誠寺大律都釋智文傳六625
隋大興國寺釋法願傳七道龕道行627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靈藏傳八628
隋西京延興寺釋通幽傳九629
隋蔣州奉誠寺釋道成傳十630
隋西京大興善寺釋洪遵傳十一道洪法勝洪淵631
隋西京大禪定道場釋覺朗傳十二海藏法鏘634
唐始州香林寺釋慧主傳十三635
唐京師勝光寺釋智保傳十四637
唐益州龍居寺釋慧詵傳十五638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二641
明律下正傳十四附見七641
唐京師弘福寺釋智首傳一641
唐京師普光寺釋慧璡傳二滿德真懿善智敬道646
唐相州日光寺釋法礪傳三647
唐京師普光寺釋玄琬傳四僧伽648
唐蒲州仁壽寺釋慧蕭傳五655
唐京師普光寺釋慧滿傳六656
唐箕山沙門釋慧進傳七道瓚659
唐并州義興寺釋道亮傳八660
唐京師延興寺釋道胄傳九下文欠後662
唐益州福緣寺釋曇逞傳十下文欠頭662
唐益州福勝寺釋道興傳十一663
唐蘇州通玄寺釋慧旻傳十二664
唐洛州天宫寺釋明導傳十三665
唐洛州敬愛寺釋曇光傳十四666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三679
護法上本傳八附見四679
魏洛都融覺寺釋曇無最傳一679
西魏京師大僧統中興寺釋道臻傳二681
齊逸沙門釋曇顯傳三681
周終南山避世峰釋静藹傳四慧宣683
周京師大中興寺釋道安傳五慧俊慧影寶貴690
周新州願果寺釋僧勔傳六696
隋京師雲花寺釋僧猛傳七698
隋益州孝愛寺釋智炫傳八699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四703
護法下正傳十附見五703
【唐并州大興國寺釋曇選傳一】703
【唐隰州沙門釋法通傳二】704
唐終南山智炬寺釋明贍傳三705
唐京師勝光寺釋慧乘傳四道璋707
唐京師大總持寺釋智實傳五普應法行711
【唐終南山至相寺釋弘智傳六】717
唐終南山龍田寺釋法琳傳七惠序718
【唐眉州聖種寺釋道會傳八】725
【唐鄧州興國寺釋智勤傳九】727
唐新羅國大僧統釋慈藏傳十圓勝728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五735
感通上正傳三十四附見三735
魏洛京永寧寺天竺僧勒那漫提傳一735
魏滎陽沙門寺釋超達傳二僧明737
魏文成沙門釋慧達傳三738
魏東齊沙門釋明琛傳四742
魏常山衡唐精舍釋道泰傳五743
梁九江東林寺釋僧融傳六744
魏末魯郡沙門釋法力傳七法智道集法禪745
梁蜀土青城山寺釋植相傳八道香僧朗745
梁蜀土潼州沙門釋僧林傳九747
梁荆州沙門釋慧簡傳十748
魏凉州沙門釋僧朗傳十一748
魏太山朗公谷山寺釋僧意傳十二749
魏太山丹嶺寺釋僧照傳十三750
齊相州鼓山釋道豐傳十四751
齊鄴下大莊嚴寺釋圓通傳十五751
齊太原沙門釋慧寶傳十六755
齊鄴下寶明寺釋僧雲傳十七755
齊梁州薛寺釋僧遠傳十八756
周上黨元開府寺釋慧瑱傳十九756
隋相州大慈寺釋洪獻傳二十757
隋東川沙門釋慧雲傳二十一傅大士758
隋鄂州沙門釋法朗傳二十二760
隋蜀部灌口山竹林寺釋道仙傳二十三761
陳攝山栖霞寺釋慧峰傳二十四763
隋蘇州重玄寺釋慧巖傳二十五764
隋東都寶楊道場釋法安傳二十六法濟765
隋蔣州大歸善寺釋慧侃傳二十七766
唐京化度寺釋轉明傳二十八鮑子明767
唐安州沙門賈逸傳二十九楊祐769
唐雍州義善寺釋法順傳三十智儼769
唐蒲州普濟寺釋道英傳三十一772
唐雍州梁山沙門釋乂德傳三十二775
唐京師辯才寺釋智則傳三十三776
唐京師律藏寺釋通達傳三十四777
【磧本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七承四779
感通篇中本傳三十九附見四779
齊趙州頭陀沙門釋僧安傳一779
周益州青城山飛赴寺香闍梨傳二779
周益州多寶寺猷禪師傳三780
周益州沙門釋僧度傳四780
周益州野安寺衛元嵩傳五781
前梁益州沙門釋尚圓傳六781
後梁荆州玉泉山釋法行傳七782
後梁荆州神山釋道穆傳八782
隋初荆州四望山開聖寺釋智曠傳九783
隋涪州相思寺釋無相傳十784
隋瀘州等行寺釋童進傳十一784
隋益州沙門釋富上傳十二785
隋鄭州會善寺釋明恭傳十三786
隋益州長陽山釋法進傳十四786
隋代州耆闍寺釋道幽傳十五787
唐益州福化寺釋慧聰傳十六788
隋襄州禪居寺岑闍梨傳十七788
隋丹陽天保寺通闍梨傳十八789
隋京師凝觀寺釋法慶傳十九單道琮789
隋益州天勑山釋德山傳二十旭上790
唐京師法海寺釋法通傳二十一790
隋荆州青溪山釋道悦傳二十二791
隋荆州内華寺釋慧耀傳二十三792
唐荆州開聖寺釋慧因傳二十四792
唐巴陵顯安寺釋法施傳二十五793
唐初蜀川沙門釋慧岸傳二十六793
唐初荆州開聖寺釋法運傳二十七794
唐幽州北狄帝示階沙門傳二十八794
隋東嶽沙門釋道辯傳二十九神辯795
隋益州建明寺釋慧琳傳三十796
隋京師救度寺釋洪滿傳三十一796
唐箕州護明寺釋智顯傳三十二797
唐蘇州常樂寺釋法聰傳三十三797
唐代州昭果寺釋僧明傳三十四797
唐代州五臺山釋明隱傳三十五798
唐代州五臺山釋法空傳三十六799
唐京師定水寺釋明濬傳三十七799
唐京師普光寺釋明解傳三十八宋尚禮799
唐兖州法集寺釋法沖傳三十九】800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六803
感通下正傳四十五附見二人803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道密傳一803
隋京師經藏寺釋智隱傳二805
隋中天竺國沙門闍提斯那傳三805
隋京師勝光寺釋明誕傳四807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明璨傳五807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慧重傳六808
隋京師勝光寺釋寶積傳七809
隋京師仁法寺釋道端傳八809
隋京師勝光寺釋道粲傳九810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明芬傳十810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僧盖傳十一811
隋京師日嚴寺釋曇瑎傳十二812
隋京師隨法寺釋道貴傳十三813
隋京師玄法寺釋僧順傳十四813
隋京師沙門寺釋法顯傳十五814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僧世傳十六815
隋京師静覺寺釋法周傳十七景暉815
隋京師延興寺釋慧誕傳十八817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智光傳十九817
隋京師弘善寺釋智教傳二十818
隋京師沙門釋圓超傳二十一818
隋京師光明寺釋慧藏傳二十二法順819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寶憲傳二十三819
隋京師勝光寺釋法朗傳二十四820
隋京師真寂寺釋曇遂傳二十五821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曇觀傳二十六821
隋京師延興寺釋靈達傳二十七822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僧昕傳二十八823
隋京師空觀寺釋玄鏡傳二十九825
隋京師弘濟寺釋智揆傳三十825
隋京師勝光寺釋僧範傳三十一826
隋京師净影寺釋寶安傳三十二827
隋京師仁覺寺釋寶巖傳三十三827
隋京師無漏寺釋明馭傳三十四828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道生傳三十五829
隋京師勝光寺釋法性傳三十六830
隋京師沙門釋辯寂傳三十七830
隋京師大興善寺釋静凝傳三十八831
隋京師揚化寺釋法揩傳三十九832
隋京師轉輪寺釋智能傳四十833
隋京師真寂寺釋曇良傳四十一834
隋京師沙門釋道嵩傳四十二835
隋京師静法寺釋智嶷傳四十三835
隋京師净影寺釋道顔傳四十四836
隋京師净影寺釋净辯傳四十五837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七841
遺身篇第七正傳十二附見四841
南齊蜀部會州寺沙門釋法凝傳一841
周益部沙門釋僧崖傳二842
周雍州逸沙門釋普圓傳三846
隋終南山沙門釋普濟傳四又普濟847
隋京師郊南逸僧釋普安傳五848
隋九江廬山沙門釋大志傳六851
唐僞鄭沙門釋知命傳七852
唐京師弘福寺釋玄覽傳八853
唐京師弘善寺釋法曠傳九854
唐終南豹林谷沙門釋會通傳十二尼書生855
唐梓州沙門紹闍梨傳十一忘名字857
唐雍州新豐福緣寺釋道休傳十二858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八863
讀誦篇第八正紀十四人附見八人863
魏泰岳人頭山銜草寺釋志湛傳一863
魏益州五層寺釋法建傳二865
隋益州招提寺釋慧恭傳三866
隋眉州隆山縣鼻山釋法泰傳四867
唐終南山藍谷悟真寺釋慧超傳五868
伯濟國達拏山寺釋慧顯傳六868
唐益州福成寺釋道積傳七洪遠僧恩智曄869
唐益州福壽寺釋寶瓊傳八870
唐驪山津梁寺釋善慧傳九871
唐終南山悟真寺釋法誠傳十872
唐京師會昌寺釋空藏傳十一874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慧銓傳十二智證宋公876
唐雍州醴泉沙門釋遺俗傳十三玄秀史擔876
唐京師羅漢寺釋寶相傳十四法達877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九883
興福篇第九正紀十二人附見五人883
梁蜀部沙門釋明達傳一883
周鄜州大像寺釋僧明傳二僧護885
隋天台山瀑布寺釋慧達傳三890
唐綿州振嚮寺釋僧晃傳四892
唐楊州長樂寺釋住力傳五893
唐京師大莊嚴寺釋智興傳六善因895
唐蒲州普救寺釋道積傳七896
唐京師會昌寺釋德美傳八静默曇獻898
唐京師清禪寺釋慧胄傳九法素901
唐梓州牛頭山寺釋智通傳十902
唐梓州通泉寺釋慧震傳十一902
唐京師弘福寺釋慧雲傳十二903
續高僧傳卷第三十913
雜科聲德篇第十正傳十二附見八913
陳楊都光宅寺釋慧明傳一913
高齊鄴下沙門釋道紀傳二914
隋京師定水寺釋法稱傳三智雲916
隋杭州靈隱山天竺寺釋真觀傳四916
隋蔣州栖霞寺釋法韻傳五924
隋東都慧日道場釋立身傳六慧寧廣壽925
隋西京日嚴道場釋善權傳七法綱925
隋東都慧日道場釋智果傳八智騫玄應927
隋京師日嚴道場釋慧常傳九道英神爽928
唐京師玄法寺釋法琰傳十929
唐京師定水寺釋智凱傳十一929
唐京師法海寺釋寶巖傳十二930
參考文獻939
附録: 磧本續高僧傳音義索引949
肆
· 整理説明 ·
本書的整理工作開始於2009年,初衷是提供一個準確、便捷的讀本。2014年後,筆者將整理的目標調整爲給讀者提供一個準確、便捷、收録資料較爲完備的讀本。到2019年這個目標基本達到,并將稿件交付出版社。在續高僧傳中寢饋日久,會積累一些個人的認識,現就將續高僧傳的作者、續高僧傳的特徵、整理的過程略作介紹。
一
續高僧傳的作者道宣,兼宗教領袖、高産作家、護法先鋒等多重身份,不是一兩段文字就能説清楚的。不過,要瞭解與續高僧傳相關的道宣,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即可。[1]
道宣俗姓錢,其家族本是南朝吴興郡的豪族。陳霸先、陳蒨浴血奮戰建立陳朝的過程中,錢家因爲同鄉里的關係,開始在建康爲官。陳朝被隋吞併,道宣的父母作爲戰俘被遷徙到長安,時當隋開皇九年(589)。家國雙亡,道宣父母的心境應該是極爲沉痛的。七年之後,道宣出生於長安,大約十歲的時候在長安城日嚴寺出家。道宣出家的原因,我们并不清楚,考慮到日嚴寺是供養南朝高僧的私家寺院,可知道宣家族對南朝的認同感是根深蒂固的。南朝認同在道宣思想上留下深刻印迹,比如: 僧祐是南朝齊梁時期的律學大師,道宣則創立了南山宗;僧祐編著弘明集,道宣就編著廣弘明集;僧祐撰作釋迦譜,道宣就撰作釋迦氏譜;僧祐編出三藏記集,道宣就編大唐内典録等斑斑可見。續高僧傳所續就是南朝慧皎的高僧傳。
末法思想源於印度佛教,指釋迦牟尼滅度1500年之後佛法就進入衰頽時期,然後進入法滅時期。在中國首先提出這一説法的爲南岳慧思,提出的年代在南朝梁陳之際,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對漢傳佛教影響之一端。北周滅佛證明了慧思所説的末法時代是存在的。面對黑暗時代,有些佛教大德提出來,佛教還是可以有所作爲的,只要應對得當就可以提前結束末法時代迎來佛法的復興。道宣所生活的時代,佛教直面世俗朝廷經常處於被動局面。隋文帝、隋煬帝雖然有大張旗鼓的崇佛舉措,但同時對佛教的傳播又嚴加控制。唐初的三位皇帝對於佛教的傳播也是持批評態度。總而言之,佛教傳播的政治環境不甚友好。這種環境在道宣看來是身處末法時代的表徵。所以,道宣的佛教事業以應對末法時代爲目的,續高僧傳之創作也是服務於這一目標。道宣在續高僧傳中對世俗政權、對道教的態度是極爲敏感的,對護法的高僧如慧思、智顗、慧遠、法琳等,則給予崇高的地位。
道宣生活在漢傳佛教開宗立派的鼎盛時期,大師輩出、新説蜂涌,身處京城的道宣必然受到激蕩。道宣的佛學底子來自於日嚴寺的三論宗和成實學,律學師承自智首。道宣成年後到各地遊學,與南北東西各地的律師切磋琢磨,可以説集當時律學的大成。道宣幾度參與玄奘法師的譯場。玄奘的譯場集中了當時京城的一流高僧,除前面提到的學派外,尚有唯識學、文字音韵學的大師參與。編著法苑珠林的道世法師,是道宣的同事兼好友。種種迹象表明,比較偏重於民間流傳的華嚴宗、禪宗、三階教、净土宗的傳人與道宣有過接觸。對道教持敵視態度的護法先鋒道宣竟然與名醫兼道士的孫思邈也過從甚密,不僅如此,道宣與唐高宗、武后等政界高層也有密切接觸。與這些宗師級人物的交往,使得道宣的認知、判斷能力水漲船高。在續高僧傳中,道宣對於高僧、教派能理解,能批判,並非拼貼剪抄材料,有一些見解如果讀者和研究者能依循探究,就會發現别有洞天。廣泛的交遊對道宣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道宣在對玄奘傳記的修改中,對大師的評價越來越低,在續高僧傳多處對大師語出諷刺,可見受到的刺激之深。也就是説,與諸位大師的交流很多時候伴隨着觀點的激烈交鋒,甚至政治環境、人事關係也牽扯其中,並不經常是愉快的。
二
雖然續高僧傳是唯一一部系統記録南朝到唐高宗麟德二年間佛教歷史的典籍,是研究這一時期佛教史最重要的文獻,但是續高僧傳並非成熟、可靠、完善的歷史文獻。
早在貞觀十九年(645),道宣就完成了續高僧傳的初稿,但是到道宣去世時(667年)續高僧傳的修訂仍在進行中。道宣去世後,有心人對文本可能進行過不止一次的修訂增補。目前所見到的30卷本續高僧傳大概是完成於麟德二年的一個階段性寫定本,記録了616位高僧的事迹。現存尚有31卷本,比30卷本多出約78人的傳記。陳垣先生認爲多出的部分來自後集續高僧傳,後人在傳抄或者刊刻的時候將後集拆開加入到續高僧傳中。[2]
這78人的傳記,其可靠性要差於續高僧傳,所以道宣單另成書是有原因的,加入續高僧傳並不合適。不過,現今流傳下來的佛教史史料極爲匱乏,即使史料的客觀性成問題的僧傳也彌足珍貴,所以31卷本也有存在之必要。據筆者的經驗,包括78人在内的諸本所載約704人的傳記大概都有可靠性問題,可信的程度不一,讀者需保持警惕。這種警惕最好是“同情之瞭解”式的警惕,因爲要求宗教史家對史籍的客觀性負責,本身恐怕就不理性。宗教史籍的特色就是不客觀、不科學,但正是這種特色使得我們更容易進入歷史的情境。
續高僧傳繼承高僧傳的優良傳統,將30卷分9個專題來編排,每个專題下高僧傳記又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這個編纂方式集中體現了道宣對南北朝隋唐佛教發展的理解,但不能教條执行。比如北朝高僧慧光,他的傳記在明律篇,但不能認爲慧光的貢獻僅在律學,他還是地論學南道派的祖師,所以在義解篇讀到地論學諸位大德的時候經常要翻到後面查查慧光的傳記。比較有效率的閲讀續高僧傳的方式,是先讀義解篇中的11卷,然後將這11卷分類,按自己的分類將其他傳記歸到各類中,然後按類來閲讀。
總體而言,續高僧傳無論是正文、引文還是論贊都是瞭解這一時期佛教史的底色。相對引文、論贊,正文的閲讀體驗會更輕鬆一些,所以初讀者可以只讀正文,相對花費時間的引文和論贊可以在産生了需要之後再讀。之所以説整本書都是底色,是因爲要瞭解這一時期佛教的特色,有必要沿着文本提供的線索,查尋相關的大藏經、石窟寺、壁畫、造像等資料來填充文本所不能提供的細節。比如,要瞭解地論學更詳細的情况,就要查閲河南安陽靈泉寺石窟的相關資料,有些信息要去靈泉寺親自調查才能獲得。這些資料不僅增加了對北朝佛教發展的某些環節的瞭解,而且生動展現了中國化佛教的歷史場景。這樣的石窟寺、造像在中國北方是大量存在的。
三
就現存的文本而言,續高僧傳有三大版本系統,即方廣錩等所提出的刻本系統中的中原系、南方系,以及日本藏寫本系統。
目前所見最早的本子是日本藏天平寫本殘卷,是相當於唐高宗時期的寫本。續高僧傳所存相當於宋元時代的日本寫本尚有興聖寺本、金剛寺本、七寺本,此三本均爲30卷,基本上保存完整。[3]
以上四個寫本,筆者認爲是一個系統,即興聖寺本、金剛寺本、七寺本爲天平本的傳抄本。日藏抄本在學術上有較高的價值,但是在校勘續高僧傳中的價值不宜評價過高,其誤衍脱倒的情况比刻本要嚴重得多。
中原系刻本系統是指以北宋開寶藏爲祖本的大藏經系統。開寶藏本續高僧傳今已不存,這個系統留存至今的爲高麗藏初雕本殘本、高麗藏再雕本足本、趙城金藏殘本。呈現給讀者的這個整理本即以高麗藏再雕本30卷足本爲底本。這個本子就文字的準確率來看,是所有版本中最好的,而且30卷保留了續高僧傳的原貌。[4]
南方系是指北宋後期在福州開元寺發起刊刻的大藏經系統,元代之後的大藏經刻本基本上屬於南方系。該系統比較重要的版本有崇寧藏、毗盧藏、磧砂藏、思溪藏(資福藏)、洪武南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嘉興藏(徑山藏)、清龍藏等。南方系與中原系的區别之一爲藏經的分卷經常不同,表現在續高僧傳上,南方系爲31卷,比30卷本多出78人的傳記。其中嘉興藏、龍藏爲40卷,是將31卷本分爲40卷,文字上與31卷本無區别,仍可歸爲一個版本系統。南方系的主要版本文字的一致性比较高;但與高麗藏比勘,兩個版本系統之間在文字表述上仍有較多差異。本校以南方系中比較常見的磧砂藏爲主要對校本。[5]
從閲讀的角度看,續高僧傳的校勘其實在高麗藏再雕本與磧砂藏本之間進行即可,再增加對校本意義並不大。著眼於研究的話,在一個校本内能查到諸本的不同還是有客觀需要的,所以本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儘量列舉諸本的差異。
注解的主要目的是增補本書之外的佛教史資料。比如在釋灌頂傳中對隋大業三年之後記事比較隱晦,利用“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下之自述經歷”,增加了對灌頂大業三年之後行迹的瞭解。[6]
又,慧光傳對於傳主的生卒年、求學的次第等信息均有闕失,利用慧光墓誌可補足這些信息。
有些注解是綜合各種工具書、學術論著的研究成果來完成的。這些工作讀者也可以獨力檢索獲得,考慮到邊讀書本邊檢索總是有所不便,也降低了閲讀的趣味,所以筆者不揣冒昧代替讀者完成了部分工作。
本次整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文本的準確性、閲讀體驗的舒適性和資料的完備性。[7]
四
在本書整理的過程中,得到衆多師友、學生的幫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韓國的安詢亨師兄、中華書局的朱立新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陳志遠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曹剛華師兄、中山大學周文俊博士、陝西師範大學聶順新博士、葛洲子博士、權家玉副教授、于海兵博士,或提供材料或提供信息,使得本次校勘工作中續高僧傳的版本收集比較齊全,在這方面基本没有留下遺憾。在這裏要特别指出,底本與資福藏本的對勘是我的碩士研究生李迪、李志軍依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完成的。2015年,本課題被立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一想到各位評審專家要審核將近百萬字的文稿就覺得抱歉,感謝感謝。
這本書花費勞動量最大的部分是將45萬字的底本録爲word文檔,其中有約25萬字爲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07級本科生李豔濤、09級本科生高文洋、10級本科生陳欽亮、金欣欣、彭順、楊易、2011級本科生户新竹、張静録入。當時筆者剛參加工作不久,也没有課題經費,這些學生花費了巨量勞動只是請他們吃了一頓飯,每每念及常感不安。在整理工作的後期,從事覆核工作的有我的研究生王哲、李迪、李志軍、陳俊川、趙義鑫、武君、本科生徐婷婷以及我的表弟范鵬偉博士等。在全書校注工作完成後,爲本書最後把關的特約審稿人爲聶順新博士、張宗品副教授、葛洲子博士。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方强先生承擔了書稿的規範化工作。以上諸位付出的勞動是巨大而艱辛的,在此也只能表示感謝。當然本書存在的問題,都由筆者來負責。
特别要感謝在碩士研究生期間爲我系統傳授文獻學知識的黄永年先生、賈二强師、周曉薇教授、張豔雲教授。這本書之所以能順利完成,有賴於他們傳授的被實踐證明是可靠的知識與技能。在2005年進入陝西師範大學工作之後,主要從事歷史文選、歷史文獻學的教學工作,整理本書所用技能都是在這兩門課程中不斷加以磨礪的,感謝賈二强師、周曉薇教授爲我安排這些課程,也感謝歷届學生忍受我不近情理的授課。
此書獻給我的老師何兹全先生、師母郭良玉先生。
【校注】
[1]關於道宣,最早進行全面研究者當是日本學者藤善真澄。這位學者往往言過其實,補其不足的有陳懷宇(景風梵聲,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劉林魁(廣弘明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等。郭紹林續高僧傳序(續高僧傳,中華書局2014年)、王亞榮道宣評傳(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是相對比較全面的論著。
[2]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第23—31页。池麗梅:續高僧傳的文本演變——七至十三世紀,漢語佛學評論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池麗梅:續高僧傳在日本的流傳,龔隽主編:海上交通與佛教傳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
[4]按,趙城金藏雖然以開寶藏爲底本,但其文字的錯漏是比較突出的。
[5]池麗梅:續高僧傳的文本演變,漢語佛學評論第四輯。
[6]徐文明:天台宗玉泉一派的傳承,佛學研究1998年第00期,第241、242頁。
[7]在本次整理之前重要的整理本有大正藏本、中華大藏經本、郭紹林點校本。這些整理工作,篳路藍縷,功不可没,但客觀來説,在底本的選擇、學術規範,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周叔迦、周紹良、方廣錩、王顯勇、陳志遠等都有指出,感興趣者可以參閲。
往期推荐:
西岳史著 || 郭海文主编《从女性文献史观出发:〈奁史〉新解》西岳史著 || 黄寿成点校《隋经籍志考证》出版
西岳史著 || 王双怀、梁克敏、董海鹏译注《帝范 臣轨 庭训格言》出版
西岳史风 || 李裕民先生讲座纪要:历史文献的阅读与研究
西岳史风 || 翁彪:青年学者说文献学
图文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方强
责任编辑/丁点儿
审核/周恺人